游客发表
前不久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了五個“必須統籌好”。必須統籌好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的關係,形成既“放得活”又“管得住”的經濟秩序。必須統籌好總供給和總需求的關係,暢通國民經濟循環。必須統籌好培育新動能和更新舊動能的關係,因地製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必須統籌好做優增量和盤活存量的關係,全麵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必須統籌好提升質量和做大總量的關係,夯實中國式現代化的物質基礎。
統籌好總供給和總需求的目的,就是要保障國民經濟循環的暢通及宏觀經濟的平穩運行,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從宏觀層麵來分析,國民經濟運行的基本態勢是由總供給和總需求的關係決定的:如果總供給大於總需求,就會發生通貨緊縮,經濟不景氣;如果總供給小於總需求,就會發生通貨膨脹,經濟過熱;隻有當總供給與總需求平衡的時候,國民經濟的循環才會暢通,經濟運行就會比較平穩。
統籌好總供給和總需求的關係,就要堅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而統籌好總供給和總需求的關鍵是要處理好國民經濟循環中投資和消費的關係。由此,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2025年經濟工作的第一項重點任務就是“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
習近平主席在2020年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對話會上的主旨演講中提出“我們將繼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擴大內需上下更大功夫,使生產、分配、流通、消費更多依托國內市場,增強供給體係對國內需求的適配性,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在過往的經濟發展中,我們在統籌總供給和總需求及處理投資和消費兩者關係時,重心往往是更多地落在投資上麵。根據近年來國民經濟循環及宏觀經濟運行的背景和特征來看,今後要處理好國民經濟循環中投資和消費的關係,必須將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的重心更多地落在消費需求上。
如何處理好投資和消費的關係,將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的重心更多地落在消費需求上呢?
一、要在更好地把握投資“兩重性”和投資“兩大功能”的前提下提高投資效益,使投資更好地適配消費需求。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這裏衡量“提高投資效益”的標準是什麽?一是在投資總量上把握好投資的“兩重性”,避免在宏觀經濟運行中出現因過度投資造成總供給大於總需求的國民經濟循環不暢。投資“兩重性”是指投資既是當期的需求,但投資形成生產能力後又會成為下一期的供給。從國民經濟循環的動態過程來看,如果當期的投資形成的生產能力超過了下一期的需求,就會出現有效需求不足造成過剩產能,導致總供給與總需求失衡。二是在投資的結構上要把握好供給與消費需求結構的適配,要清楚地認識到提高投資效益的關鍵,是要更加注重能夠滿足消費需求及其結構變化的投資。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兩大生產部類擴大再生產理論中,投資具有兩大功能:投資既可以服務於生產資料部門的擴大再生產,也可以服務於生活資料部門的擴大再生產,即投資可以更好地滿足消費需求。近年來,宏觀經濟運行中,存在消費需求低迷及總需求相對不足的問題,要解決這一問題,就要更好地理解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關於生產的目的及生產與消費相互依存關係的理論,更好地把握好投資“兩重性”和投資的“兩大功能”,在重視投資的同時,不能相對忽視消費,這樣才能使得投資能夠更好地適配消費需求。因此,我們在新一年的經濟工作中,必須通過處理好國民經濟循環中投資和消費的關係,將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的重心更多地落在消費需求上。
二、要把握好新的消費需求的變化和方向,通過創新來促使供給創造需求,更好地激發新的消費需求。
改革開放的前20多年,我國居民的消費結構主要是解決溫飽的吃穿為主。2000年左右,居民消費結構發生了第一次重要的結構性變化,在年人均收入突破1000美元之後,居民的消費結構從吃穿開始向住行轉變,形成了一波新的消費需求,拉動了經濟增長。如今,我們已經從下中等收入國家轉變為上中等收入國家,並在逐漸接近高收入國家的門檻,居民消費結構發生新的變化,需求不斷地更多轉向服務消費,新型消費需求不斷湧現。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提到“創新多元化消費場景,擴大服務消費,促進文化旅遊業發展”。我們在大力提振消費需求的時候,必須要認識和把握住我國消費結構變化的重要契機。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關於生產與消費的理論表明,生產和消費是一個有機統一的過程,生產起著主導作用,生產直接創造了可供消費的產品和服務,生產對消費具有導向性作用。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生產不僅僅隻是滿足現有的消費需求,企業在生產經營中的創新活動,可以通過新技術提供新的產品與服務,創造出新的消費需求,即通過創新來實現供給創造需求。同時,現代經濟學的研究表明,傳統的消費需求,其需求的收入彈性比較小,而新的產品與服務,消費需求的收入彈性比較大,市場需求擴張的潛力也就比較大。隨著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居民消費需求也會隨之不斷升級,新產品會構成消費需求擴大過程中增量部分的主體,是擴大消費需求和拉動經濟增長的最主要力量。因此,要處理好國民經濟循環中投資和消費的關係,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就要發揮企業家供給創造需求的創新作用,通過供給的創新來創造新需求、引領新需求、培育新需求。
同時,在擴大傳統消費需求和激發新的消費需求時,除了用好用足宏觀經濟調控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也要不失時機地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以順應居民消費需求結構的變化,更好地擴大消費需求。曆史的經驗值得借鑒,當年我國居民消費結構從吃穿向住行轉變的時期,政府通過住房製度改革極大地推動了房地產的投資和消費,有效地擴大了內需;同時通過加入WTO,為我國的製造業開拓了新的國際市場,促進了外需的擴張,保障了國民經濟循環的暢通,為經濟持續增長注入了強大的動力。
三、要充分重視和進一步加大人力資本的投資,改進收入分配,完善社會保障,讓老百姓有錢花、敢花錢。
統籌好總供給和總需求,處理好投資和消費的關係,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需要更多具備較強的知識吸收、轉化和應用能力的人力資本。人力資本投資培養的高質量勞動者能夠吸收最新的科學技術知識,並在實踐中有效運用和進行創新活動。人力資本的核心要素通常包括教育、健康和技能等維度。教育作為人力資本的核心構成部分,直接影響到勞動者個體的工作能力和創新能力,教育程度與勞動生產率和個人收入水平有著密切關係。人力資本水平的提升,一方麵可以提高勞動生產力,另一方麵可以提高勞動者在初次分配時的收入。加大人力資本投資,既可以提高投資效益,也可以通過提高勞動者的收入和提升教育等服務業的需求,來擴大內需,大力提振消費需求。
改進收入分配,完善社會保障,讓老百姓有錢花和敢花錢,是處理好投資和消費的關係,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的另一條重要途徑。國內權威學者研究表明,我國國民收入的初次分配中,居民收入占比明顯偏低,抑製了消費能力。因此,必須改進收入分配,提高居民收入占比,提升老百姓的消費能力。同時,必須要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障,降低居民對未來預期的不確定性,減少預防性儲蓄,提升居民的消費意願,讓老百姓敢花錢。此外,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障本身就是增加政府的基本公共服務,滿足老百姓對基本公共服務的需求,有助於擴大消費需求。為此,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實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推動中低收入群體增收減負,提升消費能力、意願和層級。適當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提高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提高城鄉居民醫保財政補助標準”等一係列提振消費需求的重要舉措。
總而言之,⠥視𐧚一年經濟發展中,我們必須要統籌好總供給和總需求的關係,正確處理好經濟運行中投資和消費的關係,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保障國民經濟循環的暢通及宏觀經濟的平穩運行。
(史晉川,浙江大學文科資深教授、浙江省人民政府谘詢委員會副主任)
相关内容
随机阅读
热门排行
友情链接
友情链接